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万延龙 黄金 艺栈
  wanyl.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16682
最新博文:
——安徽省特级教师万延龙教育情结纪实      名家 万延龙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万延龙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安徽省特级教师万延龙教育情结纪实
发布时间:2015-09-08


 他与教育一花甲,个中甘苦谁能言?

——安徽省特级教师万延龙教育情结纪实 

 一、 情系教育60年

今年(2014年)万延龙先生已届古稀之年,就与教育有着60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家教塾学先生教他认识第一个方块汉字开始,到完成高等师范本科教育的培养,由于时代、社会、家庭的原因,断断续续累加接受教育15年;从第一次在家乡小村镇的母校小学二年级课堂上教算术科开始,到最后在南国省会城市一家全国知名中学创办的民办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他跌跌撞撞、时断时续直接从事教育工作45年。将接受教育和从事教育的时间加起来恰是60年。

限于篇幅,他接受的15年教育(启蒙教育1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各6年、高等教育2年)从略。

只说他从事的45年教育:

从空间上说,跨安徽、浙江、广东三省7市7县区,先后在20所中小学、3所成人教育机构、1家科教网络公司工作过。从山区小村落到圩乡大集镇,再从家乡小县城到南国大都市。

从教育类型上说,一句话:除了幼儿教育、研究生教育外,普通教育中的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成人高等教育都已经从事过或尝试过。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说,他担任过乡村小学小复式(两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中复式(四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大复式(六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的教学。从学科角度上说,也是一句话:初等教育的所有学科、中等教育除英语、化学外的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尝试过;而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时间最长,积淀也最丰富,成果也最丰硕,回忆也最深沉绵长。

因为诸多主客观原因,他为生计为尊严为发展为不甘寂寞,做过公立学校的代课教师、农村民办学校教师、公立学校的正式教师、私立学校的聘用教师、退休后的临聘教师、家庭教师、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辅导培训教师、科教网络公司短时间聘请的远程视频教学的主讲教师。

因为诸多主客观原因,他为生活为成长为价值为尊严为争一口气当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学校教科室顾问、校报校刊副主编、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以及市骨干教师、教坛新星、中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评委兼学科评审组文科大组组长等等。

因为诸多主客观原因,他挣扎、执着、奋斗、奉献着,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中学语文中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一级公立学校的首席教师。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他以20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严禁严格的教学态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进步、高尚儒雅的人格魅力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崭新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学生的特别喜爱、家长的高度赞誉、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部门的专家的多次褒奖、奖励与高度评价。学生和家长说做他的学生是一种福分,学校领导说能到他们学校任教是学校的福气,称他为“校宝”。他任教的高三毕业班的语文高考平均分曾连续两年名列全地区第二名,有一年荣获全省第一名,并荣获地区教委颁发的“优秀辅导教师”奖励证书。他辅导的两名高中学生在1996年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分获一等奖和特等奖,他本人因此荣获“国家级教师辅导特等奖”,并进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对文化知识的不倦积淀、对专业基础的艰苦历练、对教育理论的如饥似渴的学习,长期教学实践的日积月累,使他在教育理念上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法上不停总结创新,教育科研上不辍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写就和发表以及获奖的学术论文、教研文章、教育叙事作品以及文学作品近30余万字,2005年他的第一部30余万字的个人文集《乙酉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他的个人诗歌散文集《鸡肋集》和书法作品集《凤爪涂鸦》也分别由现代文化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4月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我与教育60年》由香港艺阳出版社出版。

因为对教育的“爱”,在“知识越多越贫穷”、“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他不怕贫穷不惧压制,不放弃不抛弃、不灰心不气馁,执着信念持之以恒;终于在被剥夺了传授知识、教育孩子的权力多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以全县中学文科第一名的考试成绩和优秀的综合能力考评结果被录用为完全中学的公办教师。

因为对教育的“爱”,他为自己出于无奈暂时借调到被世人垂涎三尺的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而痛苦和惆怅不已,当回到暂别一月的三尺讲台时,他那种如鱼得水、快意释放时的喜悦和欣慰已是溢于言表了。

因为对教育的“爱”,他曾三次因病晕厥在三尺讲台上,曾经两次手术不到20天就抱病上课而落下免疫性疾病的后遗症。

因为对教育的“爱”,退休之后仍依仗自己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不甘寂寞,又重返教学第一线,担任两个班的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的工作,同时兼任校报校刊的编辑工作;以致于住院20多天。又为病体不得已辞职而屡生遗憾悔恨与空虚失落之感。

身体慢慢康复之后,蜗居赋闲了半年,他又很兴奋地接受了从未涉及过的远程视频教学,时间不长,虽然只有10来天,却掌握了课件制作和老练地面对镜头的能力。接下去又是无聊的闲居。他终于在2011年8月又应一家全国知名高中在广州举办的民办学校的聘请,最后一次走上讲台,久违的感觉似乎又让他焕发出教学情结中的青春活力。2013年3月,在家人强烈的阻挠和反对下,终于永远、完全、彻底地又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讲台。

万延龙先生年届古稀的人生,即拥有60年的教育情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已浸染了他的智慧与思考,释放了他的理想和激情,渗透了他的生命及灵魂.他的教育人生可以用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我与教育60年》序言中的赋诗作诗意的概括:


垂髫求知到弱冠,青春蒙垢近廿载。

不惑逢春再治学,术业闻道十五年。

乡梓为师遭坎坷,他乡执教履新篇。

吾与教育一花甲,个中甘苦谁能言?


二、师长笔下的得意门生

延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聪慧好学,睿智机灵。文人能做到的事,他无所不能,比如教书、写作和书法;但一般文人不易做到的事,他也做到了,比如种田垦荒,引壶卖浆,砍柴烧窑、担粪挑粮、裁衣制裳。与他交谈,既有今味,又有古香。稍不留神,话语便会跌进秦汉历史与唐宋诗词之间。

早年,这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因为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拒之大学门外,注定了命运属于海。但即使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也不甘沉沦,依旧“鸡鸣不已”(延龙1945年生人,属鸡)。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冬天,在宣城县千名民师过大江的转正考试中,他以中学文科第一名的总成绩被录用为公办教师。1982年他又考入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一切为万延龙老师日后在事业上的持续发展无疑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这以后,他在教海中遨游,挣扎、奋斗、奉献。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一级公立学校的首席教师。他曾是安徽省《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法》以及《中学整体实施美育》这一省级普通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的参与者或主持人,同时写就和发表学术论文、教研文章,教育叙事作品及文学作品近30余万字,2005年出版了第一部个人文集《乙酉文丛》。”

延龙2003年提前退休以后,即远离故土南下深圳,蜗居赋闲在羊城。他不习惯那种寡淡无味枯索惆怅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身闲心不闲,依旧笔耕不辍,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宏文力作,并整理出版了书法作品集《凤爪涂鸦》、文学作品集《鸡肋集》两部大著。延龙的字有股风流味,洒脱而又率性。文章写得更是可以。无论散文、杂文、文学评论、诗歌(尤其是古诗词)都彰显才情,其品味学养俱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文章的文法艺道,书法的基本功夫,无不充满诗意与墨香,给读者以无尽的美感与回味。

收集在《鸡肋集》中52篇散文随笔、25首诗词楹联,其基本品格特征可以用一句话去概括:“散文并不散漫,杂文并不杂乱,随笔绝不随便。”(画家吴冠中语)他所写的一篇篇随想和随笔,篇篇题材广泛,思想犀利,文采斐然,文字老辣优美。真个如瞿秋白所说是“文艺性的论文”了。读他的散文,有时也会产生被有些散文家称之为“怪味”的那种感觉,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一般散文作品中并不多见的新颖、生机和活力。

延龙老师如何成为书家,我所知有限。不过,当年听他的语文公开课,除了被他那激情澎湃的讲课气势吸引外,就是他的那一笔遒劲流畅、气贯长虹的漂亮粉笔字了。后来有机会与他在一起谈书论道,切磋书艺,方知他年少时就喜欢习字,后来临颜习柳,青年时代又摹曹全碑。中年酷爱郑板桥、老年学书黄山谷。临摹古人数十年,功底逐渐显现。他的行草源自王羲之《圣教序》,也处处流淌着草书大家林散之的现代风韵。品读《凤爪涂鸦》书法作品全集,总体感觉是他的行书写得秀美,草书写得苍劲,隶书写得古拙入理。通篇行草作品犹如高山行云流水,令人心旷神怡。

节选自龚继武《艺海学林添华彩——万延龙及其岭南散文书法新作评》(龚继武,原宣城市宣州区教研室主任、安徽省首批特级教师)

三、学生心中的优秀老师

从万延龙老师《我与教育60年》中发现了12000多字学生对他的评价,这些文字散见于学生作文、随笔、书信、节日贺卡、生日祝福、QQ留言、博客点评、网上发帖等表现形式中。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忍痛割爱,节选极小的三则。重温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率真、诚挚、朴实、感人的话语,可以发现各个时代的高中学生看待语文课程、语文老师、语文教学、语文生活的不同视角和独特感受。

1、周王中学1978届初中学生陈国庆

“在课堂上,他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声音洪亮高亢,衣袂间好像有一股气鼓荡着。他口若悬河,妙语联珠,幽默睿智的语言俯地可拾,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且妙趣横生。说“《修养》是个猪大肠,有那么好吗?”惹得大家笑痛肚子的就是他。那时“评法批儒”斗争,仅学“法家”的几篇短得可怜的古文。上荀子《劝学》一文时,他用粉笔板书“劝学”二字,也不看课本,背着手踱着,口中念念有词:“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其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穷碧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通篇熟诵,高低起伏,抑扬顿错,其节奏、韵律、句读、平仄之声如音乐一般在唇齿间流淌,如清泉在山涧跳跃。他眼中噙着泪,似乎忘记了现实的苦愤,似乎回到了先秦诸子之中,享受那一箪食,一瓢饮的幸福时光。别的同学看着他的异状,感觉要笑;我却激动地想哭,全身毫毛孔子都竖起来了,浑身起着一阵阵鸡皮疙瘩。苍天啊,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是觉得巨大的愉悦涨满我的心房。
万老师通金石乐律,晓天文地理,识棋琴书画,懂农事民谚。什么“朱文白文”、“十二平均律”、“工尺谱”、“朱雀玄武”、“无忧角”、“米点皴法”;什么““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早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等农谚,张嘴就来。他说民间蕴藏着好语言哩,如“下雨了”,老百姓就说“丢点了”。一个“丢”字——多么令人心醉的字眼儿,其意境直追稼轩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词句。“四人帮”倒台时,学校参加公社的文艺汇演,他编写了“活报剧”《打倒“四人帮”》,设计唱腔、服装、道具,自编自导,自己也粉墨登场,男扮女妆反串饰演“江青”这个角色,涂脂抹粉,大红大绿,丑态百出,赢得满堂彩。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李叔同老师早年留学日本时饰演“茶花女”的照片,再想想我的万老师,不禁一声长叹。
我那时做作文大多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的理想”之类。“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内容不是帮农民伯伯割稻子,就是帮“五保户”老奶奶扫地、挑水、砍柴。作文的结尾至今还能记得:农民伯伯或“五保户”老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你们真是“雷锋式”的好学生。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形式僵化,内容虚假,人为地拔高升华,可笑而又可悲。“我的理想”也是一些长大了当科学家、老师、白衣天使、解放军之类又大又空的话题。
一天上早读课,万老师读了几篇写得较好的“我的理想”作文后,就走到我的身边,问我长大想干什么。我说作文里不是写着嘛,我的作文经常被万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万老师说,我不是问你作文上写的,我是问你心里真正想的。我想了一下,半晌才小声回答说,我长大了想当杀猪佬!我那时生活很艰苦,一年吃不上几回肉,能天天吃上猪肉,就是我最大的理想。杀猪佬隔三差五地帮人杀猪,就有猪头、猪脚、猪下水带回家,天天都能吃上肉,真让我好生羡慕!说完我还咽了下口水。
万老师怔住了,看着我,大眼睛瞪得像个牛卵蛋,眼睛片上起着一片雾,喉结上下蠕动着,半天也没有说话。课堂上静极了,让人有点窒息。他然后慢慢地转身走上讲台,大声的认真的一字一句地说:“好!有志气!”说完“咕噜”一声吞了一大口口水。

同学们都大声地笑了,眼泪都笑出来了,我也笑了,眼前一片模糊……”

原载《教书育人》2005年第8期


2、 水阳中学届1993届(四班)学生黄青年

再“见”万老师,时光仿佛倒流,一下回到十多年前。我突然觉得自己93年毕业之后的那段艰难的懵懂的时光被浓缩。由于生活城市的变换,或因是日常工作、生活的忙碌,几乎是无暇回首往事。人生有太多的东西在流失,岁月的轮回中我们都渐入中年,人生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珍惜,一些情感总会停留,在“水阳江畔”群里与老师重逢,激起我深情的怀旧。上过万老师课的学生没有谁会忘记老师的板书之美,我们的语文课在老师的笔下摇曳生辉。

进入了老师的QQ空间,再一次感受到万老师独有的知识和力量的感召。做过万老师学生的人,都感受到过万老师对学问的热忱和对人文世界的关切。老师是我阅读爱好的领路人,给予我的鼓励很多.受老师的熏陶,一直以来,对于也已为人师的我来说,用文字记录心情依然是一种最好的自救和释放。

万老师身上有一种老庄气质,乐观坦荡,崇尚生命自然,面对困难,总能从容应对,从中看到美好。老师给我的印象是骨子里文人秉性,既有孩童的天真又有哲人的深邃,还有历经世事风雨后的沧桑之美。

2013年5月27日QQ空间留言

3、 我看龙爷——黄冈中学广州学校2012级学生张哲斌

从我们认识的那一天,那一堂课起,便对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您第一堂课的每一个字句,都激发起我对语文的思考,这不是肤浅而单纯的脑力工作,它激起的是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感觉。学了将近十年的语文,一直认为它是枯燥无味的,甚至是无用的;然而这种想法和感受忽然在这一刻消失了,它外表那层灰黄而古朴的外壳被轰然炸开了。我看到了里面的东西,那种砰然而至的感受,一瞬间就激荡起我的热血,我开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想,以至于我提前一步就把您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全部看透。这种胜利感也给我带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思考所造成的产物也是我和您之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那次您罚我写了一大篇检讨。其实那段笔记是我前一天就写好了的,我当时信心十足地写完了它,谁知您第二天就让我们记下了它,这也是我胜利感的来源。写到这里,翻开那本《必修一》也就不禁感慨良多。

从您眼角的皱纹和嘴角上扬的弧度,也可知道您当年的潇洒,但其实您很低调。从您给自己起的字和号便可看出,世间的浮华您也看透了;那些虚伪的人和虚伪的话也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了,您更喜欢真实的,贴近生活的。

——2013年元月作文节选


这里节选宣州市教委在1999年报道万延龙老师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结语吧:“当人们问及这位年逾半百的老教师,为何至今口耕笔耘于教坛文苑以至乐此不疲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我本属鸡,‘风雨如晦’的年代尚且‘鸡鸣不已’;而今幸逢盛世,就更要‘鸡鸣不已’了”。

摘自合肥师范学院《校友风采录》2014-10


评论(0) | 阅读(557)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4 ()
作品2 ()
国歌作品名 ()


我的最新动态

——安徽省特级教师万延龙教育情结纪实
名家 万延龙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万延龙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您的学生
2008-07-15 22:28:26
拂去岁月的风尘,朝历史的巅峰挥手——我来了。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万延龙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